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赵露思患“分离转换性障碍”,医生提醒 正文

赵露思患“分离转换性障碍”,医生提醒

2025-04-04 18:48:20 来源:重大新闻网 作者:月光 点击:5703次

近日演员赵露思停工的新闻冲上热搜她的病历诊断结果“分离转换性障碍”也被广泛讨论虽然公众大多对这一医学术语比较陌生但是实际上该病症却离我们并不遥远患者集中在20~30岁“‘分离转换性障碍’也被称为‘癔症’或‘歇斯底里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受生活信念、社会环境、家庭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是一般来说会有一个应激性的诱因。”深圳市康宁医院焦虑障碍科副主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丘日阳告诉记者。“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症状多样,但普遍会出现精神解离、感觉敏锐度下降、肢体运动功能降低等情况。“有些患者会感受不到悲伤、快乐等情绪,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事外’;有的患者痛觉明显降低,对冷、热、刺痛等刺激的反应迟缓;有的患者会突然‘瘫痪’不能行动,或者突发抽搐、肢体僵硬;还有的患者经历过短暂的晕厥或记忆丧失,对周围环境突然产生陌生感、不真实感。”丘日阳说。实际上,这种病症离我们并不遥远。丘日阳告诉记者,在他治疗过的案例里,既有十几岁的青少年,也有退休的老年人。根据他的临床经验,该病症的女性患者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集中在20~30岁的青壮年群体中。“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女性患者来就诊,天气很热,但她穿着厚厚的衣服,还要裹一床厚棉被;由于下肢无力,她只能坐轮椅看诊;说话也没有力气,只能断断续续地小声说话。但是经过系统治疗,大约一周后她就可以下床走路了,20多天后基本可以正常活动了,并顺利办理了出院。”丘日阳认为,患病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求医、配合治疗,就有很大概率可以顺利回归生活正轨。一味向内压抑不可取事实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患者往往经历了漫长的病情发展期。“躯体性症状其实就是身体在替我们表达。”应用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唐秀玲说。在她看来,每个人都有被看见、被尊重、被理解、被共情的需求。“我们总会遇上过不去的‘坎儿’,重要的是合理化解心中郁结,而非一味地向内压抑。特别是对于性格较为敏感、内向,不善于表达宣泄,以及过度关注自身的人来说,更要关注和重视自己的情绪。”与医院治疗相比,早期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有效地控制负面情绪进一步发展为病情。唐秀玲建议:“早发现、早求助是很重要的。特别是遭遇巨大的心理冲击和创伤,且长时间无法平复时,就需要积极与专业人士配合,早日抚平心理的伤疤。同时,如果我们发现身边的亲人朋友长时间情绪状态不佳,或者行为举止反复异常,也应该积极建议帮助他们找到正规途径求助,而不是简单地劝一句‘别想那么多’。”“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注意不要长期过劳。同时,要读懂、重视身体给我们发出的各种信号,比如失眠、紧张、盗汗等。”丘日阳呼吁公众不要对心理问题抱有“病耻感”,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识别早期的躯体化症状。“现在我们的治疗手段也很多样,除了药物治疗,还有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催眠等心理治疗手段,以及各种理疗仪器辅助。只要积极治疗,就会有望早日收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编辑 | 张裕麟— 深小晚特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光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